柳青
柳青 : 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出生于农民家庭。曾先后在佳县、米脂、绥德、西安等地求学。1935年在西安读高中时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任学生刊物《救亡线》编辑。“西安事变”后,参加中共陕西省临时宣传委员会和西安文协党组工作,主编《学生呼声》杂志。1937年担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在此期间,他开始了创作。最早的散文《待本》发表于1936年秋季号《中学生文艺季刊》。1938年到达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次年到部队,主要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40年回延安,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工作。1942年参加整风运动。短篇小说集《地雷》收录了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的作品,描写了陕甘宁边区农民和战士的生活,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抗战期间的精神面貌,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但缺乏典型的提炼和概括,描写流于表面。1943年至1945年在米脂深入农村,担任乡文书的工作。在此期间,他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并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感情有了很大的变化。1947年,他根据这一时期的生活积累,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作品通过描写王家沟农民围绕着集体种谷而展开的斗争,反映了农民在组织变工队、实行生产合作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小说描写细腻,善于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刻划人物。抗战胜利后,柳青到了大连,任大众书店主编,不久又回到陕北深入生活。1951年,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问世。同年4月,参加创办《中国青年报》,任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到陕西长安县皇甫村落户,任县委副书记,参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全过程。1956年出版了散文特写集《皇甫村三年》,真实地记录了社会主义革命中人们思想的变化过程,描写的大多是真人真事,在生活上和艺术上为《创业史》的创作作了充分准备。1959年发表中篇小说《狠透铁》,刻划了一位外号“狠透铁”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形象。它主要反映了狠透铁与漏网富农的阶级斗争,对人民内部矛盾没有作深入揭示。1959年,第三部长篇小说《创业史》开始在《延河》连裁。这是一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的巨著。十年浩劫中,他被剥夺了创作权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以后,抱病修订再版了第一部,改定出版了第二部上卷,在《延河》上连载了下卷前四章。1978年逝世。柳青一贯坚持深入生活,刻苦创作。他反复强调:作家必须读好“三个学校”(即: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这是他生活和创作经验的高度概括,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今日更新
-
旁㐌故事
[2021-05-08]
-
《鰕䱇篇》
[2021-05-08]
-
朱㿥
[2021-05-08]
-
黄
[2021-05-08]
-
完颜
[2021-05-0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