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

2021-05-08 趣诗词网-文学百科 https://www.qushici.com

  海明威 : 美国小说家。生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村。父亲是医生,常带他出诊,培养他对钓鱼、打猎的兴趣。他母亲爱好艺术,又注意培养他对音乐和绘画的爱好。1917年,海明威中学毕业后,进堪萨斯市《星报》任见习记者。1918年参加志愿救护队,在红十字会车队当司机,在意大利前线负伤,1919年返回家乡。1921年至1927年,先后任《星报》和赫斯特报系驻欧记者,其时与著名作家庞德、斯泰因、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等结为密友。1927年回到美国,不久迁居古巴。1937年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身分赴西班牙采访,支持共和国政府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又回到古巴,住在哈瓦那郊区专事写作。40年代初,曾来中国采访抗日战争,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古巴革命后,他和妻子迁回美国,住在爱达荷州。晚年患多种疾病,1961年7月2日凌晨用猎枪自杀。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上,产量颇丰,成就卓著。长期的记者工作,使他受到文字工夫的训练;两次世界大战的丰富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生活源泉。他从192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彷徨和苦闷情绪,因而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20年代后期,他塑造的“硬汉性格”在美国文学中产生重大影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重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春潮》(1926)、《太阳照样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有的和没有的》(1937)、《丧钟为谁而鸣》(1940)、《过河入林》以及死后发表的《海流中的岛屿》(1970),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短篇小说集《三个短篇和十首诗》(1923)、《在我们的时代里》(1924)、《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胜者无所得》(1933)、《乞力马札罗的雪》(1936),以及剧本《第五纵队》(1938)、专著《死在午后》(1932)、札记《非洲的青山》(1935)、回忆录《不散的筵席》(1964)。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