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复朴
雕琢复朴 : 庄子提出的重视自然之美的命题。语出《庄子·山木》;北宫奢替卫灵公铸钟,三月便做成上下二层的钟架,当别人问他“何术之设”时,他总结道:“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意思是人为的雕琢应符合、回复到物的真朴状态。庄子崇尚自然、朴素之美,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因为这种朴素之美和“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是一致的,所以庄子推崇“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的“天籁”,反对故意做作的效颦丑女。不过,庄子虽然极力赞颂“复载天地,雕刻众形而不为巧”的自然之道,认为“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马蹄》),但庄子并不绝对反对人为的艺术。和老子讲“无为无不为”一样,庄子也主张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可以从事人的创造。在庄子看来,人的天性也是道的表现,这和自然之道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因此,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的道,却可以凭了自己素朴的天性去直接体悟。庄子认为:“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天运》),即认为人能够在主观精神上达到与道合一的境地,能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天下》), “以天合天”(《达生》),这样,人的一切作为也就与自然合拍,从而创作出毫无人工斧凿痕迹的艺术作品来。这仿佛是自然假人之手来完成,而不是外力的作用。因此,这样的作品,便是雕琢复朴的作品。庄子的“雕琢复朴”这一命题,后来用到文艺创作之中,便成为自然不废人为,人为不失自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至艺无艺等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日更新
-
旁㐌故事
[2021-05-08]
-
《鰕䱇篇》
[2021-05-08]
-
朱㿥
[2021-05-08]
-
黄
[2021-05-08]
-
完颜
[2021-05-0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