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体
东坡体 : 古典文学术语,指北宋苏轼(号东坡居士)的诗歌风格。杨万里《诚斋诗话》谓:“‘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又‘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又‘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又《李白画像》:‘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志身,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浣吾足乃敢嗔’:此东坡诗体也。”严羽《沧浪诗话》中的《诗体》篇亦载有“东坡体”。苏轼的诗,题材广泛。其寄志抒情诗,抑郁情怀与政治灼见胶结融合,取材新颖,别开生面,视野开阔,格调健朗。写景之作,也多色彩鲜明,气势飞腾,刻画入微,摇曳生姿。苏轼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以文为诗”,以雄健之笔写景抒怀,境界阔大,气象峥嵘,笔锋爽利,逸态横生。尤长于古体与七言歌行,体情状物,议论英发,即事述理,诗思深厚。胡应麟《诗薮·外编》称其诗:“笔力纵横,天真烂漫”;“俊逸豪丽,自是宋歌行第一手”。恰道出东坡体特征。东坡体一直享有盛誉,不仅“苏门六君子”(即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秦观、李廌)受其影响,金代还曾掀起“苏诗运动”。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钱谦益、宋荦、查慎行等,皆十分推崇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