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

2021-04-18 趣诗词网-文学辞典 https://www.qushici.com

  尼采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 : 现代文学思潮。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是近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基本思想是重新估价一切、超人学说和权力意志论。“五四”以前,王国维、鲁迅、陈独秀等人就将尼采介绍到中国,为新文化运动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五四”以后,郭沫若、田汉、沈雁冰、傅斯年等人都译介过尼采的思想和作品。尼采作为一个反传统的偶象破坏者,受到中国青年作家们的热情欢迎。鲁迅的个性主义思想,对传统和现实的批判态度,反抗黑暗的战斗精神以及某些创作的艺术风格,都受到过尼采思想和作品不同程度的影响。尼采对郭沫若的影响,表现在强化了他个性解放的浪漫精神,以及崇尚自我、表现自我的艺术追求。尼采还对茅盾、田汉等作家产生过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现代文学反帝反封建的进步要求相应。2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以及作家们政治态度和文学倾向的变化,尼采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逐渐减弱。其时,以高长虹、向培良为代表的狂飙社虽然仍奉尼采为精神榜样,用个人主义的反抗来批判中国社会和文化传统,但尼采的影响已不象“五四”前后那样引人注目。鲁迅与郭沫若等作家都开始意识到尼采思想中的消极性,因而逐渐与尼采拉开了思想上的距离。40年代初期,尼采学说被德国法西斯改造利用。在中国,由于战国策派文人的鼓吹,也出现了短暂的“尼采热”。陈铨等人广泛宣传尼采,鼓吹战争,宣扬英雄崇拜,客观上为国民党实行法西斯独裁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作了辩护,因而受到当时进步文艺界的批判。

今日更新
  • [2021-05-2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