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晦
朱希晦 : 元代诗人。字号不详。乐清(今属浙江)人。在元代中期即有诗名,宋褧、贡奎路经乐清时,都曾接见过他。和吴志纯、赵彦铭游咏于雁荡山中,被称为“雁山三老”。在元末的战乱时期,为避兵而转徙各地,由梅溪迁居永嘉的柯村。直到明初天下安定,才回到家乡。一生安贫乐隐,即使在避乱时也喜欢结交文人学子,所至之处名山胜境游览殆遍,是比较超拔的隐逸之士。明初被举荐于朝,朝命未下就去世了。临终将数十亩薄田全捐给家祠,仅给后人留下《云松巢诗集》1部、端砚1方、《文选》1部,并遗言:“汝可守此,无忘我素志。”朱希晦平生诗作多达千余首。明嘉靖年间,后人朱谏选刊为《云松巢集》3卷,今存。《元诗选》二集选入朱希晦诗28首。他的诗被称为:“清丽简亮”,“可以振唐人遗响,而下视元季之萎弱者矣”(朱谏《云松巢集后序》)。《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的五言诗气格颇清,而边幅少狭,兴象未深,“数首以外,词旨略同”。其实,针对全书而言,这个评语也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