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
伤逝 : 现代短篇小说。鲁迅著。初收入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8月版《彷徨》,此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伤逝》是鲁迅唯一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作品的主人公子君和涓生都是“五·四”时代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在新思潮的鼓舞下,他们毅然冲破封建礼教和家庭的束缚,不顾一切阻挠、非议和讥笑,经过自由恋爱而得到结合。但他们缺乏更开阔的眼界和更远大的追求,同居之后,只能在往日爱情的余热和小家庭生活中寻求慰藉。子君日益沉湎于生活琐事,涓生逐渐感到厌烦。当失业和贫困的沉重打击到来时,子君无以自处,陷于凄苦颓唐。涓生虽觉悟到“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但他无力抗拒社会的压力,却将面临的困境归咎于子君和家庭的拖累,而寄希望于他们的分离,以“救出自己”。他们的爱情终于破裂。子君被迫回到当年她勇敢冲出的旧家庭,在“父亲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下凄然死去;涓生在痛悔、悲哀和迷惘之中,企求着走向新的生路。作品通过子君和涓生的爱情和人生悲剧,揭示了旧的社会制度和封建传统势力是怎样残酷地毁灭了初步觉醒的青年一代的青春、幸福和追求。作品对社会和个人分别进行了深刻清醒的剖析,揭示出不同社会解放相结合的个性解放思潮的狭隘和脆弱,形象地证明了个性解放、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不能离开社会的解放,与当时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表现了不同凡响的思想深度。
小说采用男主人公“手记”的方式,于回忆中交织着悔恨与悲哀的复杂感情,把委婉细致的叙事与深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篇以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写成,抒情气氛浓郁,意境深沉悲远,堪称一首哀痛而悲愤的人生之诗,是鲁迅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一篇抒情诗体小说。
小说采用男主人公“手记”的方式,于回忆中交织着悔恨与悲哀的复杂感情,把委婉细致的叙事与深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篇以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写成,抒情气氛浓郁,意境深沉悲远,堪称一首哀痛而悲愤的人生之诗,是鲁迅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一篇抒情诗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