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节的来历
火神节的来历 : 鄂温克族习俗传说。流传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辉河一带。鄂温克族牧民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农历),家家户户都要祭火神,该日为火神节。相传很早以前有个穷猎手,一天,他在山里跑了 一天也没有打到一个猎物,又累又饿便坐在大石头上休息。这时 一条花皮蛇从他眼前穿过,转眼钻入一个大石洞。猎人用舌头舔了一下蛇爬过的地方,发现奇甜无比。好奇心使他尾随蛇后进入大石洞,洞中尽是蛇盘踞着,猎人疲惫不堪便在洞中住了下来。也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还是多少年,他开始能听懂一种非人的语言,当他步出洞外时,恍如隔世,他信马由缰地来到一个破毡房门口,主人并非索伦人(鄂温克),给他斟上一碗茶。他忽然听见那毡房顶上传出话语:“我们再也不要象待宰的呆羊那样了,非连夜把财主家的牲口弄死不可!”仔细看来却是火神在说话,那主人半句不懂,猎人却听得真切。果然那天夜里大风骤起,把财主连人带牲畜刮得无影无踪了,草原上只剩下穷人们的牛羊,草原从此成了穷人的天下。猎人把火神的作为四处传扬,人们无限崇敬之余,便留下了腊月二十三祭火神的习俗。原作由马名超搜集整理。载《黑龙江民间文学》第6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1983年2月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