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两个口号”的论争

    “两个口号”的论争 : 是指发生在1936年的“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之间的论争......

  • 文艺自由问题的论争

    文艺自由问题的论争 :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场文学论争。1931年底,《文化评论》创刊号发表社评《真理之......

  • 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爆发的一场论战。1928年初,创造社和太阳社首......

  • 文言白话之争

    文言白话之争 : “五四”时期发生的新文学阵营同封建复古派文人之间的一场论争。“五四”前后勃兴的新文化......

  •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 : 是抗日战争特定历史时期和解放区特殊环境里产生的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主要描写山西农村生活的小说......

  • 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 : 是以孙犁为主要代表、以描写冀中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流派。又叫“白洋淀”派。抗战后期,孙......

  • “九叶集派”

    “九叶集派” : 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

  • “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 : 是抗战时期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

  • 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 : 1940年前后出现在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特务统治、宣扬法西斯主义的文艺派别。代表人物是林同......

  • 现代派

    现代派 : 30年代出现的以戴望舒为代表的新诗创作流派。它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演......

  • 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 :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在上海形成的一个小说流派。它是现代主义方法渗入中国小说并构成独立风格体......

  • 论语派

    论语派 : 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除《论语》之外,林语堂还陆续主办......

  • “自由人”、“第三种人”

    “自由人”、“第三种人” : 1931年至1932年,胡秋原、苏汶(杜衡)前后呼应,自称居于国民党反动派和左翼革命......

  •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 : 现代文学流派。“九·一八”事变以后,一批陆续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下的东北流亡到关内的......

  • 京派

    京派 : 是指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当文学的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