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快乐,高兴)乎。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温(复习)故而知新(新知识),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就)罔(wáng)(迷茫),思而不学 则殆(dài)(倦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越过)矩(jǔ)(法度)。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一定)有方。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朽木不可雕也。
敏(聪明)而好(hào)(喜欢)学,不耻下问。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通“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学而不厌 (满足),诲(教导)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选择)其善 (好的方 面)者而从(学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心胸广大),小人长戚(qi)戚。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鸟之将(快要)死,其鸣也哀(伤心);人之将 死,其言也善。
不在其位,不谋(谋划)其政(政事)。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志向)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草木衰落)也。
已所不欲(自己不想做的事),勿(不要)施于 人。
四海(指中国)之内,皆(都)兄弟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以(用)文会(接交)友,以友 辅 (辅佐) 仁。
其身正,不令(命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听从)。
欲(想要)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言必信(讲信用),行必果。
君子泰而不骄(自满),小人骄而不泰。
楚兰生于深林,不以(因为)无人而不芳(芳 香);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具)。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小不忍(小事情不容忍),则乱大谋 (计策,计 谋)。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既来之,则安之。
仕(做官)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lún)语·学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温(复习)故而知新(新知识),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就)罔(wáng)(迷茫),思而不学 则殆(dài)(倦怠)。
《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越过)矩(jǔ)(法度)。
《论语·为政》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一定)有方。
《论语·果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果仁》
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公治长》
敏(聪明)而好(hào)(喜欢)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治长》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治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知(通“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学而不厌 (满足),诲(教导)人不倦。
《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选择)其善 (好的方 面)者而从(学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君子坦荡荡(心胸广大),小人长戚(qi)戚。
《论语·述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鸟之将(快要)死,其鸣也哀(伤心);人之将 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
不在其位,不谋(谋划)其政(政事)。
《论语·泰伯》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志向)也。
《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草木衰落)也。
《论语·子罕》
已所不欲(自己不想做的事),勿(不要)施于 人。
《论语·颜渊》
四海(指中国)之内,皆(都)兄弟也。
《论语·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君子以(用)文会(接交)友,以友 辅 (辅佐) 仁。
《论语·颜渊》
其身正,不令(命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听从)。
《论语·子路》
欲(想要)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言必信(讲信用),行必果。
《论语·子路》
君子泰而不骄(自满),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楚兰生于深林,不以(因为)无人而不芳(芳 香);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
《论语·子路》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具)。
《论语·卫灵公》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小不忍(小事情不容忍),则乱大谋 (计策,计 谋)。
《论语·卫灵公》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仕(做官)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