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明道
文以明道 :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与道关系的认识。相近的说法,还有“文以载道”、“文以贯道”等。先秦的荀......
穷而后工
穷而后工 : 宋代欧阳修对作家的生活境遇与其创作成就的关系的认识。语见《梅圣俞诗集序》:“盖世所传诗者,......
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 : 唐代韩愈对作家的生平际遇与其创作的关系的认识。语见《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
感兴
感兴 :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又称兴会、情兴等。指诗文创作中由于客观外物的感发而产生的诗情文思。作为艺术......
兴寄
兴寄 : 唐代陈子昂对诗歌的要求。语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在这篇序中,陈子昂有感于六朝至唐初形式主......
芙蓉出水与错采镂金
芙蓉出水与错采镂金 : 南朝人品评诗歌风格的用语,也指六朝时两种盛行的审美倾向。钟嵘《诗品》引汤惠休语:......
滋味说
滋味说 : 南朝梁诗论家钟嵘关于五言诗审美特征的认识。语出《诗品序》:“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
声律论
声律论 : 中国古代文论对韵文创作的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要求。确立于南朝齐梁时期。三国时李登的《声......
感物说
感物说 : 中国古代文论对于作家情感或文思来源的一种解释。“感物说”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凡音之起,......
应感
应感 :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即灵感,由陆机提出。陆机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个论述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问题......
诗缘情说
诗缘情说 : 中国古代诗论关于诗歌抒情特性的理论观点。先秦的“诗言志”说,因为“志”含义的复杂,本身已包......
文笔
文笔 : 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与非文学的一种认识。先秦时代,“文学”一词指整个文化学术,含义十分广泛。汉代......
诗赋欲丽
诗赋欲丽 : 三国曹丕《典论·论文》对文学特征的认识。先秦明代,文史哲不分。汉代始分为文章与文学,班固《......
文气说
文气说 :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作品与作家精神气质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气”最早是一个物质概念,古代朴......
诗无达诂
诗无达诂 : 中国古代诗论中关于诗歌欣赏差异性的一个命题。语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诗》无达诂......